作者:陈伊 发布日期:2021-06-09 浏览次数: 分享到:
心理健康
01
心理健康知识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良好的心境,个体在这种状态下,其认识活动、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正常的适当的调控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二.心理健康标准
1、 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
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心理健康者经常能保持愉快、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行动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稳定性好。
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
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是指人格构成的气质、能力、性格和理想、信念、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包括正确认识环境及处理个人和环境的关系。
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严重地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如何对待心理问题
1、不要惊慌
心理健康也跟身体健康一样,在人的一生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心理困惑只是成长正常状态,没有问题哪有成长可言,因而不必大惊小怪、怨天由人,坦然面对。
2、不要急于“诊断”
心理问题本身多种多样,成因往往也很复杂,切忌盲目从一些书籍上断章取义,或者道听途说,急于“对号入座”。
3、不要讳疾心理咨询
对于严重的、难以排解的心理问题,也可寻求专家咨询及心理卫生机构的帮助。
4、转移注意
心理问题往往有这么一个特点,就是越注意它,它似乎就越严重。所以,不要老盯着自己的所谓问题不放,不可过分关注自我,而应把注意力转移到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
5、调整生活规律
很多时候,只要将自己习惯了的生活规律稍加调整,就会给自己整个的精神面貌带来焕然一新的感受。所谓的心理问题也随之轻松化解了。
02
如何关爱存在心理问题人群
1.不特殊对待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他们,把心理不健康当成严重感冒也好,当成情感伤害也罢,总之,要知道他们只是生病了。
2.不否认他们的病情。抑郁症患者已经陷入深度自责,他们一直在否定自己,觉得自己给别人添麻烦了。
3.为他们提供有力支持,让他们感知到,生病不是他们的错,他们是无辜的,并表示我们愿意陪他们一起去与疾病抗争。
上一篇:温州理工学院首届“诉我真情”心理故事讲述大赛[关闭此页]
下一篇:心理情景剧大赛—剧本大赛地址:温州市茶山高教园北校区 邮编:325035 电话:0577-86697005 | 技术支持:捷点科技 |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心理健康中心 | 您是第 010879 位访问者 |